[簡歷BIOGRAPHICAL SKETCH]
[FT 觀點/FT View point/]
[媒體專訪Media report]
[Photo Album]
徐福棟教授專論 訪日本執野政黨領袖並析談日本政局 --- 民間外交的第一步(一) 徐福棟 (右二)、小淵惠三(左二)、塚本三郎(左一) 1993.03.26徐福棟 (太平洋時報) 正值台灣的外交受到各國的冷落時,我有機會與日本的執政黨及在野黨的政黨領袖或派閥領袖會晤,商談台灣、日本及美國的政治、經濟及其互動關係。我覺得很榮幸,也很高興能在面談中單獨談到台灣及日本的關係,使日本政界人士對台灣有進一步的了解與興趣。 我的一切行程都是由日本方面安排的。時間是三月七日、八日及九日。我在這短短的兩天半中,以個別的方式,一共會見了六位政黨領袖。他們包括自民黨竹下派的會長 小淵惠三 (前自民黨幹事長),三塚派的會長 三塚博 (自民黨政策調查會會長),宮澤派的負責人 水野清 ,渡邊派的負責人 武藤嘉文 (自民黨稅制調查會會長、前通產省大臣),羽田派的 小澤一郎 及民社黨的黨魁 塚本三郎 (前任委員長,現任常任顧問)。 在十多小時的面談中,有人要我替他們轉言給 李登輝 總統,也提及將來一定組團訪問台灣,並屢次表示他們將來會進一步改善與台灣的關係。也有人正式要我轉言給美國 柯林頓 總統,有關四月十六日日本 宮澤 首相訪美事宜及不久要組貿易逆差訪問團訪美之事。我在回美後兩天之內與民主黨眾院領袖 MR. RICHAND GEPHARDT在紐約見面並餐敘訪問的經過,時間是三月十二日。為了轉言給 柯林頓 總統,我也在三月十六日在華盛頓與白宮幕僚人員見面做簡單的旅行報告。 筆者今天想要撰寫的是從面談的結果及他們給我的資料中來分析日本的政局在這半年及十月內可能發展的方向,以下就是政情分析的簡報。 日本政界最近因為利苦碌 (RECRUIT)事件,無論是執政黨或在野黨的第一線人物,這六年來一直都無法在政治舞台上活躍。又因此事件及消費稅的實施,使得執政的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大敗,人數在半數以下。因此在法案執行上,如果沒有部分在野黨的支持或同意就無法執行。亦即在實質上,它已經不是獨立的內閣。 在這種政治氣氛之下,日本新黨便於一年半以前開始成形,我們甚至可以說新黨是在大眾傳播媒體哄染之下成形,新黨黨魁 細川 是舊貴族的領導人,是皇親國戚,也是昭和十年代日本總理 文磨公 的孫子,他當過兩任參議院議員,兩任熊本縣縣長,然後再度擔任參議院議員。 去年七月的參議院選舉中新黨當選四人,茲後每當有任何機會時,媒體便大肆捧高新黨,隨時日之增加,新黨的支持率也增加,現在已經得到 10%的支持率。日本新黨的政策與民主黨完全相同,但最大的缺點是沒有組織及地方議員,但這也成為新黨的魅力。據估計,脫離自民黨及社會黨而加入新黨的議員約有二O人之多。 一方面,社會黨雖是僅次於自民黨的第二大黨,但因它的意識形態是容共主義,支持北韓及中國大陸的激進派議員便佔大多數。黨內鬥爭便耗盡社會黨大部分的精力,它的委員長幾乎都沒有支持及協助他的人員。書記長還是新科議員,無法處理與他黨的折衝關係。為了保持本身組織已用盡全力,老議員又欠缺對黨的忠誠心。 就如前面所述,無論是執政黨或在野黨都已失去人民的信心,各政黨對疲乏的制度已無法處理。國民對?成政黨也完全失去信心及信用。自民黨的內部,原為第二大派閥的 安部 派 (清和會),自核心人物安部 晉太郎 外相逝世後,現已分裂成以 三塚 氏為首的 三塚 派(約七十名議員)及以 加藤六月 氏為首的 竹下 派(約十五名)。而原為第一大派的 竹下 派(經世會)也因會長 金丸信 的退休,已分裂成 小淵 派(約六十五人)及 小澤 派(約四十五人)演變成兄弟相爭的激烈局面。 訪日本執野政黨領袖並析談日本政局 ---民間外交的第一步(二) 1993.04.02 徐福棟 (太平洋時報) 宮澤 總理是技術官僚出身,不熟悉政黨之經營。到目前為止,他雖然把實權交給 竹下 派的人,但因 竹下 派的分裂,使得他對自民黨內部及在野黨的對策感到處理不易,因此轉向原總理 中曾根 尋求協助,並將國會之營運交給第 4派出身的 ?山 秘書長,因此他雖然組的是內閣議員政治,卻對議會之營運毫無實權,甚至連 宮澤 派內的年輕議員都無法受其掌握。日本政界現在正為 佐川 事件所困,雖然當前的首要目標是恢復經濟景氣,但就連國家也正為 佐川 事件所困擾。在這種混亂的狀況下,未受到?成政黨承認的野心人士便群聚組合新黨,身為黨魁的 細川 也為了和這些人會面、溝通及處理這些人的事務而忙的焦頭爛額。就在這種背景下,國會必須重新改組的呼聲便日復一日高漲起來。 改正長期以來自民黨一黨獨大的局面,並朝向兩黨競爭的想法在自民黨內部已表面化。而它的中心人物就是 小澤一郎 (羽田派)。 小澤 派雖然只有四十四人,但它還是能牽動由 安部 派分來,而以前曾經支持過 海部 總理(河本派)的 加藤六月 派(約十五人)。 海部 內閣在過去雖受到 竹下 派的庇護,但其故鄉的 河本 派已呈分裂狀態,其中半數的約十多人已在 小澤 的再編制中獲得庇蔭。 因此,民社黨與日本新黨因政策相同,勢必彼此合作,如果再與 小澤一郎 的 羽田 派結合就會產生相當大的變化。如果這些組合進行到表面化,公明黨也會參加上去。如果這四個派系能統合在一起,就能形成與自民黨抗爭的力量。這時社會黨可能會有相當數目的議員,大約三十人左右會加入這個陣容。 不過,在這些過程的發展中,也有一些問題存在。公明黨是一個強固的宗教政治團體,多數政黨會有拒絕的敏感症,社會黨則為了防止統合潮流成形,會將其政策方針漸漸地由左派路線改為右派,以免分裂。 無論派系的組合成功與否,將來日本首相的產生,將會從上述六人再加上 細川 的七人中產生。據可靠的分析,七人中的兩人會因談判、妥協及互讓的結果,在兩年之內先後作半年到一年的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