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BIOGRAPHICAL SKETCH]  [FT 觀點/FT View point/]  [媒體專訪Media report] [Photo Album]  

 

徐福棟教授專論


台美關係的逆向思考

徐福棟 教授

Liberty Times on 1/10/2008

最近有一股論述,說台灣舉行「討黨產公投」或「入聯公投」會引起美國政府的反感,進而使美國對台灣進行多方面的政治施壓及批判,因此台灣應該避免舉行任何形式的「公投」來取得美國政府的歡心,進而保護台灣,筆者在此特別強調,這種論述是千錯萬錯 。

筆者之所以有這種觀點在此呼籲舉辦「公投」是因為筆者過去在美國白宮的一段國際服務經驗。筆者於1994年被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任命為美國「白宮經貿顧問」(A MEMBER OF PRESIDENTS ADVISORY COMMITTEE ON TRADE POLICY AND NEGOTIATION )。在那幾年的服務期間,去過日本協助美日政府解決貿易逆差之問題,也在顧問委員會中參與幫助美國貿易代表署去中國以壓制解放軍主持之盜版企業來增加美國政府對北京政治人物之談判籌碼以製造一石兩鳥的政策。也參與過從日本的利益點出發的美蘇談判以去除核子彈頭。筆者所以簡單述說這些經驗是用以解釋及強化下面的論述。

各位讀者一定會說美國政府這麼反對台灣舉行「公投」,而台灣再這樣蠻幹下去,一定對台灣不利。筆者認為「公投」的舉行對台美關係是非常有利的。台灣的「公投」動作是中國政府所最忌諱的,中國一向懼怕台灣以民主政治當武器,直接或間接的攻向中國,台灣的「公投」更是比一千個飛彈厲害的武器,中國將盡其所能阻止台灣「公投」。但此時此刻,中國所能做的只是利用「中國國民黨」的「拒領公投票」而已。

美國政府將「台」、「中」情勢的發展看在眼哩,正在做出短期內及長期內都有利於美國政府的種種政治動作。我們都知道,美國在國際環球戰略的運用及防止中國軍事擴展的威脅下是絕對不會放棄以西太平洋上的台灣作為一個國家防禦策略的思維。但另一方面「美」「中」經濟關係的發展及美國利用中國逐漸增長的國際影響力來處理北韓、伊朗等的國際問題的需要及對新興的俄羅斯取得政治平衡,使美國覺得對中國有更應「互相合作」的必要性。就在這種國際上國家與國家的利害關係上,台灣變成美國對中國最有力的一個談判籌碼。台灣越以國際上公認的民主政治等核心價值來發起「公投」,這個籌碼的潛在力越會發酵,而在此時美國政府對此舉的嚴厲批判也是增加美國籌碼的有利方法,使中國覺得非利用美國這種態度不可。就在此時此刻,中國在利用美國對台灣的影響力的同時,他們非得對美國讓步不可,製造的「台灣籌碼」越大,對美國向中國的要求越會順利及有利。

總之,台灣在此國際上非常微妙的情勢發展上正在扮演著對美國有力的角色,台灣應繼續做出增大籌碼的政治運作。

一月十二日的「公投」我們一定要贊成「公投討黨產」但一定要反對侵害司法的另一個「反貪腐公投」。

(徐福棟教授為前柯林頓總統任命之「白宮經貿顧問」)